集團要聞
疫情就是命令,行動就是擔當。自4月1日5時起,全市轉入靜態管理狀態,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,宿遷城投人挺身而出、勇挑重擔,200余名干部職工就地轉為志愿者,90多名黨員自發組成抗疫先鋒隊,他們紛紛走出家門,自覺投身疫情防控一線,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,在戰“疫”一線書寫著一份不悔人生的答卷。
宿豫區剪影
家住宿豫區的胡耀輝,主動與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系,以勇于擔當作為的工作態度,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,身體力行地為防控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貢獻。每天上午6點開始,他開始進行疫情防控巡邏,告知和提醒小區業主做核酸,并做好人員指引和現場秩序維護;上午11時左右,引導黃碼人員做核酸;下午13點開始,為小區業主填寫信息并發放外出通行證;下午17點半開始,協助社區遞送隔離家庭采購物資。有時候,晚上還要在家協助社區撥打部分未接種人員電話,登記人員信息及未做核酸原因。他說:“通過這次志愿服務,我深刻體會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辛苦,也體會到了當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時候,心里的充實感和幸福感,我在志愿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,同時也增強了組織能力,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?!?/span>
城投遠大設備部經理陸城伯,上有70歲老人,下有一個6歲一年級孩子,仍然堅持每天5:30起床,為家人做飯,在電腦上幫助孩子調好網課后,6:30準時到達志愿者現場?,F場秩序維護,核查蘇康碼……忙碌一上午后,中午還趕回家給老人孩子做飯。陸城伯說,雖然辛苦,但是志愿服務是一種責任,個人也代表了城投國企形象,自己能夠出一份力感到很榮幸。
經開區剪影
疫情可以禁錮城市,卻無法禁錮愛,溫暖和愛一直都在。
家住市經開區的張曉明積極響應號召加入到社區防疫志愿者隊伍中,她負責檢測點消毒和秩序維護工作。每天把孩子安頓好,她就投入到一線防疫工作。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,對待居民熱情洋溢,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。因為檢測點就在自己家樓下,張曉明的女兒會時不時地跑到陽臺上看她,張曉明說:“每當看到女兒站在陽臺上給我加油打氣豎大拇指,我就更加認真地投入工作,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的女兒,病毒終將被我們打敗,勇敢大愛的逆行者們會早日平安回家!”
田相娟的丈夫從4月1日開始一直在單位開展疫情防控,只有她自己帶著孩子居家。即使這樣,她也依然投身到志愿者隊伍中。為了完成發放小區出入卡的任務,她帶著孩子,一層一層爬樓,一戶一戶敲門,媽媽不叫苦,孩子不喊累,母子倆的付出贏得了小區居民的一致贊揚。
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,許小樂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疫情的發展,為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他加入了社區防疫志愿者隊伍中。他每天早上6點半就到崗,為核酸檢測者發放核酸檢測證明。每天書寫上千份的證明,眼花了、手酸了、腿麻了、腰疼了,但他依然堅守崗位,“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,我選擇沖鋒在疫情防控的一線,與大多數人并肩作戰,讓生命在防疫一線中綻放光彩?!?/span>
湖濱新區剪影
宿遷市國展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浩然,在4月2日接到建設宿遷市方艙醫院籌備任務后,立刻牽頭成立黨員突擊隊。他帶領14人的突擊隊入駐會展中心,24小時為市方艙醫院建設提供保障。他說:“方艙醫院的建設,對我市取得抗疫勝利意義重大,作為建設者,我更要勇于沖鋒在前,當好抗擊疫情的排頭兵,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責任?!?/span>
家住湖濱新區的陶彬,從4月1日成為志愿者以來,他每天的工作從早上5點半就開始了。維護核酸檢查點秩序、小區巡邏督促戴好口罩、宣傳防疫知識、到門衛執勤管控人員進出、為居家隔離人員代購生活物品并送上門、配合醫護人員為隔離居家人員做核酸檢測。工任務重、工作內容雜,一天下來疲憊不堪,但他依然保持著昂揚的斗志,“作為黨員,就是要站在第一線,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?!?/span>
洋河新區剪影
家住洋河新區的王令,4月1日向所在村支部提出參加志愿者隊伍,4月2日就開始工作。每天早上開始6點前到崗,幫助村民預約檢測,維持現場秩序。王令既是宣傳員、又當監督員和信息員。很多居民不了解政策,需要對他們詳細講解;有的老人不會操作,需要一步步教他們,王令從來沒有一絲的不耐煩,總是細致地一遍遍為大家講解為老人操作手機,“在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地方,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我的內心很充實?!?/span>
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,城投志愿者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,宿遷城投人在疫情面前勇于斗爭、勇當先鋒,用溫暖和果敢的實際行動持續檢驗初心和使命,詮釋和彰顯了宿遷城投沖鋒在前、舍我其誰的價值與擔當。